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风雅中华

1. 新教育运动

(1)新教育运动的形成和发展

1889年英国教育家雷迪创办阿博兹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标志着新教育运动的开端,也是欧洲第一所新学校,此后各类寄宿学校层出不穷

1921年新教育联谊会在法国成立

1922年新教育联谊会仿效美国进步教育协会提出7项原则

1932年法国尼斯会议强调教育为社会变革服务

1942年新教育协会通过儿童宪章强调教育机会均等

1966年新教育联谊会改名,标志着新教育运动终结

(2)著名实验

①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开设一所招收3-6岁平民儿童的幼儿学校,并命名为儿童之家,她将适当修改的低能儿童教育方法运用于正常儿童取得极大成功

②雷迪的阿博兹霍尔姆学校

学校沿用英国公学传统强调纪律统一的斯巴达遗风,学校课程分为学科课程,艺术,体育教育等

③尼尔的夏山学校

1924年尼尔创办夏山学校,学校坚持两个原则,其一是摒弃权威,还儿童以自由,其二是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儿童按兴趣或年龄分班,没有正经考试,游戏化作业

④德克乐利的生活学校

1907年德格勒利在比利时创办生活学校,主张学校要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为儿童发展提供适宜的有刺激的环境,同时课程理论以兴趣为中心,并创立德克乐利教学法

(3)主要理论

①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基本主张:通过科学实验的验证,发现和陈述事实,反对任何思辨 实验教育学,借助相关科学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
评价:为新教育运动提供理论依据,使教育学从哲学桎梏中解放出来 片面强调儿童的生物性夸大实验的作用,并作为唯一教育研究方法

②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

公民教育的中心内容是通过个人的完善,实现国家自我保存与增进福利的职能,教育有用的国家公民是国家公立学校的目的,也是一切教育的目的

有用国家公民应具备三项品质,具有关于国家的任务的知识;具有为国家服务的能力;具有热爱国家,愿意效力国家的品质

劳作学校是为国家培养有用国家公民的重要教育机构,主张为实现公民教育目的,将德国书本学校改造成劳作学校,强调公民教育职业教育和劳动学校的关系是目的,手段,机构

劳作学校的三项任务:
①职业陶冶预备
②职业陶冶的伦理化
③团体的伦理化

2. 进步教育运动

(1)进步教育运动始末

19世纪末帕克创造“昆西教学法”,被杜威称作进步教育之父

1919年科布发起建立进步教育发展协会,后改成美国进步教育协会

1920年协会提出改进初等教育的七项原则

1924年协会创办《进步教育》杂志,向读者介绍欧洲新教育运动与进步教育实验

1933年至1941年进步教育运动转向中等教育,从强调儿童自由发展转向重视发挥教育的社会职能,开展著名的“八年研究”

1944年协会沦为欧洲新教育联谊会的一个分会

1957年协会解体后,《进步教育》杂志停办,标志美国教育史一个时代的结束

(2)昆西教学法

昆西教学法由“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提倡者帕克提出。帕克提出了一条基本原则:“教育要使学校适应儿童,而不是使儿童适应学校。”

具体改革措施:教学过程以儿童为中心,为学生安排各种活动;注重计算、测量、绘画、手工劳动等课程以及各门学科的相互联系;用报纸、杂志和活页读物代替教科书;强调理解,反对机械背诵,重视户外观察和实验室教学。

主要特征: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

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

主张学校课程应尽可能与实际活动相联系

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

(3)进步教育实验

①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学校

有机是指遵循学生的自然生长,学校目的在于为儿童提供每个发展阶段所必须的作业和活动,主张以一般的发展,而不是以获得知识的分量来作为教育的目标,根据学生年龄分组称作生活班。

学校最重要任务之一是发展合适的社会关系,培养学生品质和能力

②沃特的葛雷制

沃特以杜威教育思想为依据,开设社会性质的作业课程,将学校改造为工读游戏学校

为节省开支,提高办学效益,沃特在教学中采用二重编法,即将全校学生一分为二,一部分在教室上课,另一部分在体育馆、图书馆、工厂、商店活动,上下午对调,解决学校数量供不应求的矛盾

③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

帕克赫斯特提出的道尔顿制是一种个别教学制度,她主张:

A. 在学校里废除课堂教学,废除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学习

B. 将各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或实验室

C. 用表格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简化学生管理

④华虚朋的文纳特卡计划

将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共同知识或技能与创造性社会性作业

前者按学科进行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辅导,最后以考试检验学习结果,

后者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或施教,不考试

⑤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设计教学法是在社会环境中有目的的活动,重视教学活动中社会的和道德的因素,克伯屈主张放弃固定的课程体制,取消分科教学,取消现有的教科书,把学生有目的活动作为所设计的学习单元,根据不同目的将设计教学法灵活运用

设计教学法的4个步骤:决定目的,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判结果

3. 新教育运动与进步教育运动

相同点

两种教育运动都是为了促进本国教育的发展 运用新方法在学校中进行试验和改革 两种教育运动都强调对儿童天性的尊重和维护 两种教育运动对本国教育发展的影响都较为深远

不同点

新教育运动主要采用新型学校的方式;进步教育运动试图通过教学改革使学校教育更加适应美国社会的新特点 新教育运动主要运用实验教育学、公民教育理论,而进步教育来源于卢梭、裴斯泰洛齐和福禄培尔等人的教育思想 新教育运动主要面向上层社会,进步主义教育主要面对普通民众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影响深远

4.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

(1)论幼儿的教育

①儿童心理发展与遗传环境的关系

儿童的内在潜能是在环境的刺激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儿童内在生命潜力的发展遵循一定的生物学规律

②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的特点

具有独特的心理胚胎期,儿童心理从无到有,受内在生命力与创造力趋势而发展

心理就有吸收力,婴幼儿具有下意识不自觉的感觉能力与特殊的辨识力

发展具有敏感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各阶段,存在某种心理倾向与可能性

发展具有阶段性,在发展的各个阶段,儿童均有其特定的身心特点

(2)论自由纪律与工作

教育有两方面目的,一是生物的目的即帮助个人自然发展,另一个是社会目的,即让人能适应并利用环境,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每个儿童节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都能得到自我发展的自由

真正的纪律对儿童来说是主动的,建议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上自由活动应是手脑结合,身心协调的作业,蒙台梭利称之为工作

工作可促进非压迫非强制的纪律形成

(3)幼儿教育的内容

①感官教育

感官教育,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嗅觉的训练,其中以触觉练习为主

自我教育是体现蒙台梭利方法的重要原则,循序渐进的对学生指导

感官教育具有下列特点:

教具除单维度有量的差异外,其他性质相同

每种教育各训练一种特殊感觉

教具能控制儿童犯使用不当的错误

②读写算的练习

3-6岁儿童已具备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掌握了文字书写技能后,儿童再转入阅读学习及算术练习都遵循有简单到复杂的程序

蒙台梭利用实验证明所有儿童都具有学习读写算的能力

评价:语言学习上是爆发式的顿悟式观点,忽略儿童与成人间语言交流的作用

③实际生活练习

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技能学习,园艺活动,手工作业,体操、节奏动作

(4)评价

蒙台梭利教学法不乏匠心独具之处,她要求手脑并用、身心和谐的幼儿活动指导思想值得肯定,但同时也存在争议之处:

①蒙台梭利反对儿童游戏,将想象活动与现实活动对立

②蒙台梭利教学法建立在陈旧的官能心理学基础之上,备受争议

拾穗 6/11/2024, 1:38:18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