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

风雅中华

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1)魏的九品中正制

地方上有名望的人充当中正官,将士人按照“才能”评定为九等,实际上是按照门第高等列等,政府按等选用。九品中正制选举全为世家大族所操纵,限制庶族地主政治权利

(2)西晋的国子学

国子学是西晋专门创办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由晋武帝下令创立

国子学的创立,满足士族阶级享有教育特权,严格士庶之别的愿望

(3)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

四馆即(刘)宋文帝时期儒学馆,玄学馆,史学馆,文学馆的总称,作为官学教育,专门研究玄学,史学,文学,儒学的学习场所

宋明帝在国学衰落后,下诏设立总明观,总明观是藏书研究教学三位一体的机关,与四馆单科教学相比,总明观以完善领导机构与管理,在多科性大学中实行分科教授

2.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

(1)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

①崇儒兴学

为巩固中央集权统治,选择儒学作为政治指导思想,崇尚儒学,重视学校教育发展

②兼用佛道

出于巩固皇权和争取信众支持,隋唐统治者同时利用佛道

③发展科举

隋唐时期废除九品中正制,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不断加以完善科举制

④任立私学

隋唐时期政府鼓励私学发展

(2)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和体制的确立

设立太常寺,国子监加强学校管理,国子监既是中央政府教育行政机构,也要接受上级机关礼部的统一指导

教育管理制度由入学制度,学礼制度,教学制度,考核制度,惩罚制度,休假制度组成

(3)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的完备

官学内容
国子学专收贵族及高官子弟分经教授
太学以选拔贤良人才为标准教授五经
四门学针对庶族优秀子弟传授五经
书学、律学、算学针对庶族子弟培养专门人才
广文馆针对准备参加进士科的考生进士科所学内容

唐代部分中央官学(崇文馆与弘文馆)不是独立设置,由行政部门管理,地方官学按地方行政层次相应设置,庶族子弟占多数。

(4)私学发展

原因:社会大众需要,政府政策倡导与隋唐经济繁荣

(5)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①学校体系的形成

形成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衔接,官学为主,私学为辅的学校教育体系

②教育行政体制分级管理的确立

中央官学由国子监祭酒,管理地方官员,由州县长官负责管理

③学校内部有教学管理制度及法规

④专业教育重视

⑤学校教育与行政机构及事务部门的结合

一些事务部门承担专业服务与培养人才双重任务

3.科举制度的建立

(1)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选官采用察举制,由中央高级官员和地方行政首长负责考察举荐,规定时间集中到京都统一考试,逐级考选,择优录取。

科举制由察举制度演化而来,隋文帝建进士科,分科考试确立科举制

(2)科举考试的科目

科举考试最常用的考试方法是策论和诗赋

帖经就是将书本上的某行贴上几字,要求应试者将贴住的字填写出来,类似现在填空题。

墨义相当于现在的简答题,是一种简单的对经义的回答。如果考生用笔来回答问题,就称之为墨义,若以口来回答就称为口义。

策问是比帖经、墨义高一层次的考试方法,大概与现代的论述题相近。

诗赋是为克服考生存在的多背诵经义和旧策,而乏真学实才的现象,在后来加试的一种方法。即在经义策问的基础上加试诗赋,当时称帖诗。

(3)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①学校教育是科举制赖以发展的基础,科举制度为学校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提供政治出路

②学校教育要适应科举考试需要,成为科举的附庸和必备场所

③科举对学校教育发挥导向调控作用

(4)科举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打破封建等级观念,选拔人才,直接启发英国文官制度创立

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1)《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颜氏家训》是一部有着丰富文化内蕴的作品,不失为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一种,它在家庭伦理、道德修养方面对今天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2)论士大夫教育

士大夫必须重视教育。一是士大夫作为中庸之人,只有接受教育才能获得知识,二是教育左右个人前途与利益

教育目标在于培养治国人才,应抛弃玄学教育,重视实用性专业人才培养

德与艺是教育的主要内容,树立仁义是德育重要任务,实践仁义是德育最终目的,艺的教育要求广博的知识,德是根,艺是德的基础,并为德服务

(3)论家庭教育

①重视儿童早期教育,因为儿童思想观念尚未形成,受外界干扰少

②家庭教育应遵循严慈结合原则,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③只有严格有效的教育才能适合子女成绩

④家庭教育切忌偏宠,无论子女聪慧与否,都应坚持相当标准

⑤注重规范的通用语言教学,不强调方言

⑥长辈的道德行为示范和生活理想教育提升儿童道德水平

5.韩愈的教育思想

(1)“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

性三品

《原性》从天命论出发,将人性分为三种

上品的性是善的,以仁德为主,符合五德规范

中品的性存在善恶模糊性,仁德有所不足,其余四德或有,或不完全纯粹

下品的性是恶的,既违反仁德,又不符合其他四德

仁义礼智信是人天生的本性,情是性受到刺激的产物,有七情,韩愈反对任情纵欲也反对绝情禁欲,主张用道德规范约束情欲

教育作用

①教育的实施只能局限在一定范围内 ②人性存在等级差别教育对不同的人性发挥不同作用 ③人性决定教育的主要内容

(2)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思想

重视因材施教,关键是对人才识别,培养发挥人才才能

注重生动活泼,力求多种形式活动,课堂教学

(3)论尊师重道

教师的作用

“古之学者必有师”,只要不是生而知之者,谁都有疑惑,如果不从师学习,就永远不会弄懂

教师的任务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道。韩愈所谓的道,就是仁义,是探讨自然与社会规律、法则的本质所在。授业是传授儒学的六艺经传与古文,解惑是解决道与业过程中的疑问

择师的标准

求师的目的是为学道,办法是学无常师,以道为标准衡量是否能当教师,凡有道就可以为师,无论长幼卑贱

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

韩愈强调师生关系在道和业面前是一种平等关系,师生关系可以互相转化,这对维护教师绝对权威的师道尊严思想是一种否定。这种含有辩证法因素和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教育理论,确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拾穗 6/11/2024, 1:38:18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