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风雅中华

(一) 课程与课程理论

1. 课程的概念

课程是指教学的全部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包括学校教学活动以及影响学生发展潜在的教育影响;不仅包括教学内容的规范,还包括教学进程的规范

广义的课程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如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

狭义的课程指一门学科。如数学语文

(传统教育派)课程的逻辑组织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

(现代教育派)课程的心理组织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

2.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1)大教学论

大教学小课程,教学理论包括课程内容,课程被具体化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三大部分。以苏联教育家,我国部分学者代表。

(2)大课程论

大课程小教学,教学是课程的实施和设计。以北美为代表

(3)胎连式

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关联的,课程与教学在逻辑上可分。

课程强调学习的范围(知识、活动、经验)教学强调教师对学生引导的行为

3. 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

(1)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以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为契机出现,主要有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

要素主义

课程内容应是人类文化“共同要素”,考虑国家民族利益

课程内容应当是分化有组织的经验,重视学科课程

永恒主义
名称内容
具有理智训练的传统“永恒学科”价值高于实用学科价值
永恒学科首先是古典著作
人类永恒道德问题原则和内容是教学内容
概念理论化学习对学生智力提出挑战
读书本身是很好的理智训练
民主思想提供现代科学基础
优势:学科中心课程论利于按照教育目标要求规定课程的内容
学科中心课程论利于继承人类文化遗产精华
学科中心课程论利于系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
学科中心课程论利于掌握各门学科的原理规律
缺陷:割裂各门学科知识联系,增加学生负担,理论与实践脱节

(2)社会中心课程论

主张:围绕重大社会问题组织课程内容
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社会中去,学校应致力于社会的改造
自由教育,什么都学,以获得最广泛的社会适应能力
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金蒂斯、布厄迪
缺陷:片面强调社会需要忽视制约课程其他因素,忽视各个学科逻辑性,夸大教育作用。

(3)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

经验主义课程论
名称内容
主张:课程应以儿童活动为中心,不能超越儿童经验和生活范围。 课程组织应心理学化,重视儿童经验。
缺陷:课程设置有很大偶然性和随机性
存在主义课程论
主张:承认学生本人为他自己的存在负责,课程由学生需要决定;
教材是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手段;
知识和有效学习必须从人的真实目的和生活相联系;
重视人文学科(人的本性及人与世界关系);
鼓励学生与教师沟通,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缺陷:缺乏系统知识传授,课程结构难成体系

(二) 课程类型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是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亦称分科课程

经验课程也称活动课程,它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经验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主张通过一系列的由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使学生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又叫学科课程,

综合课程由怀特海率先提出,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根据综合课程的综合程度及其发展轨迹,可分为核心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open in new window、相关课程。

核心课程是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综合性课程,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也是打破学科界限的必修课程

广域课程是融合数门相邻学科内容而形成综合性课程;

相关课程是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知识综合在一门课程中,加强学科联系但不打破学科界限

融合课程打破学科界限,把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知识合并成一门课程;

活动课程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局限,以学生兴趣、动机、能力和需要为基础,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组织实施的课程;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根据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编订的、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

选修课程指教学计划中向学生推荐的根据自己的兴趣愿选择的课程,具有选择性多样性

(4)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显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三) 古德莱德课程分类

理想课程:研究机构,学术团体课程专家

正式课程: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

领悟课程:任教老师所理会理解的课程

实行课程:实际展开的课程

经验课程:学生实际体验到的东西

(四) 课程编制

1. 泰勒原理

任何课程与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下列问题: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提供什么样的教育体验,怎样有效组织教育体验,如何确保这些目标得以实现。

这4个基本问题构成泰勒原理,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体验,评价教育体验。教育目标选择依据学生需要社会生活和专家建议,用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加以筛选。同时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组织学习时必须符合的主要准则,即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2.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

(1)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扼要阐释课程性质和意义、基本理念与价值追求、设计思路与总体框架课程目标部分。

(3)教材/教科书

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科用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按学年或学期分册,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组成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工具材料,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

(五) 课程目标

1. 定义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目的)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规定某一阶段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在发展品德,智力[^1],体质等方面希望实现的程度。课程目标从技术上看,又可以看成课程的水平和标准。课程目标包含培养目标、教学目标

2. 课程目标的取向

(1)价值取向

①知识本位价值取向

强调学科的固有价值。如强调以学术为中心的学科课程理论认为,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性的知识是课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学术性是课程的基本特征。

②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

强调课程促进个体成长的价值。如人文主义课程理论认为,课程的核心是情感(情绪、态度和价值观等)、认知(知识和理智技能)与学生行动的整合。

③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强调课程的社会性价值。如改造课程理论认为,课程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

(2)形式取向

①普遍性目标

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对课程进行总结性和原则性规范与指导的目标。表现为课程目标的一般性原则,含义模糊,带有随意性。

②行为性目标

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与指导的目标。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保证一些相对简单的课程目标的达成是有益的。

③生成性目标

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进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注重学习与教学过程。

④表现型目标(艾斯纳)

表现型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现。追求的是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反应的同质性。

3.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1)认知领域的层次:

知识:包括对特定事物和普遍事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对某一式样、结构或环境的回忆。

领会:表明理解交流内容中所含的文字信息的各种目标、行为或者反映。

应用:指在特殊和具体情境中使用抽象概念。

分析:指把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

综合:将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组合起来,成一个整体。

评价:为了某种目的,对观念、作品、答案、方法和资料等价值作出判断。

(2)教育目标特点

①教育目标具有层级结构。

②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描述。

③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

4. 课程结构

(1)定义

课程结构是课程各部分的配合和组织,主要规定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学科内容,比例关系,课程搭配的核心问题是知识构成,骨架是形态结构

(2)选择依据

选择性(考虑地方学校与学生差异)

综合性(开发综合课程,综合实践课程)

均衡性(学生素质全面均衡发展)

(六) 课程实施

1. 课程实施的取向

(1)忠实取向特征

①教学设计是一种工程,一种技巧

②教学设计本质上是排斥教师的

③学生被孤立于教学设计过程。

(2)相互适应取向特点

①教学设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

②教师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

③学生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

(3)课程创生取向特点

①教学设计是一个持续创造的过程,指向于人的解放

②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

③学生是教学设计的主体。

2.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1)改革本身的因素

① 地方、学校和教师对改革的需要。

②实施者对改革的清晰程度。

③改革本身的复杂性。改革的内容越复杂,实施起来越困难。

④改革方案的质量和实用性。

(2)学校内部的因素

①校长的作用

②教师自身素质因素、观念的改变、教学方式的改革

(3)学校外部的因素。

①社区与家长的影响

②政府部门的影响

③社会团体的影响。

(七) 课程评价

1. 定义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2. 基本取向

①目标取向的评价:评价视为课程计划或教学结果和预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相对照的过程。

②过程取向的评价:本质上时受实践理性所支配,它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③主体取向的评价:主体取向的评价认为课程与教学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本质受解放理性所支配,它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它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

3. 模式与功能

(1)目标评价模式

由美国人泰勒提出,评价是衡量学生行为实际发生变化的程度。关注预期目标。

泰勒原理由课程编制原理和课程评价原理两条线组成

(2)目的游离评价方式

由美国人斯克里文提出,评价者应注意课程计划的实际效应而非预期效应。

(3)CIPP评价模式

由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倡导。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结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构成了CIPP评价模式。CIPP模式的基本观点是: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它主张评价是一项系统工具,为评价听取人提供有用信息,使得方案更具成效。在搞好评价活动中,评价设计大纲和实施流程是必要的。

(八) 课程开发

1. 定义

课程开发是指通过需求分析open in new window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2. 影响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3. 课程开发模式

(1)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开发的模式。

四个基本问题: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三个来源:①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 ②对当代生活的研究 ③科学专家的建议。

两个筛子:教育哲学和学习心理学。

(2)过程模式

斯滕豪斯强调课程开发关注的应是过程而不是目的,详细说明内容和过程中的各种原理,然后在教育活动经验中,不断予以改进修正。

①课程开发的任务就是要选择活动内容,建立关于学科的过程、概念与标准等知识形式的课程,并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活动内容的选择标准是否“含有内在价值”。“过程原则”,其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②在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中,教师具有充分的自主权,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斯腾豪斯后来又首倡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课程思想。

③过程模式把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广泛目标,将学生主体性、教师主体作用、活动课程统一起来

(3)情景模式

情景模式是包含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的综合化课程开发模式,其可操作程序包括情境分析目标表述,制定,教学方案阐明和实施、检查、反馈、评价和改进5个步骤,

(九) 课程改革

1. 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

(1)政治因素

①政治制度制约着课程改革目标,制约课程改革内容选择与编制过程

②政治是课程改革的决定因素,政治制度决定社会体制和社会变化

(2)经济因素

①经济发展状况对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产生巨大影响

②经济领域劳动力素质提高要求制约课程目标

③经济地区差异与制约着课程改革

④市场经济影响课程改革价值取向

(3)文化因素

①文化的性质、特点、发展程度与价值取向,直接间接影响课程变革和发展

②文化要求课程设置反映不同民族文化特性的课程

③文化变迁影响课程变革,文化的多样性影响课程变革

(4)科技革新

①科技革新制约课程变革的目标

②科技革新推动课程结构的变革

③科技革新影响着课程变革速度

(5)学生发展

①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制约着课程变革

②学生需要影响课程变革

③课程变革关注最近发展区

2.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

3.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指导思想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动素质教育

(2)基本目标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体现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协调发展,开设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课程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注重书本知识现状,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

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建立与素质教育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一是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二是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⑥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

(3)基本理念

①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课程改革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适应未来社会高素质人才要求,追求学生个性发展。

②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各学科的课程目标,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③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综合性

拾穗 6/11/2024, 1:38:18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