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方法

风雅中华2023-02-07

名词解释

小组工作是一种以小组活动方式(两人或以上)开展的社会工作方法

小组的类型

1.教育小组

教育小组应用范围

在社会工作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教育小组被广泛地应用于社区、学校、 医院等场所。

教育小组的宗旨

通过帮助小组组员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或补充相关知识之不足,促使成员 改变其原来对于自己问题的不正确看法及解决方式,从而实现小组组员的发展 目标。

教育小组焦点

①要帮助小组组员能够认识到自我存在的问题并有自我解决问题的需要。 ②促使小组组员能够确立新观念、新视野,从而改变看问题的角度。 ③开展干预服务,降低小组组员的问题行为特征,以达到改变自我的目的。

2.成长小组

应用范围

大多运用于各类学生及边缘群体的辅导工作。

工作宗旨

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从而最大限度地启动和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及外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并促进个人正常健康地发展。

成长小组的焦点在于个人的成长和正向改变。

3.支持小组

(1)支持小组一般是由具有某一共同性问题的小组组员组成的。通过小组组员彼此之间提供的信息、建议、鼓励和感情上的支持,达到解决某一问题和成员改变的效果。

(2)在支持小组中,最重要的是小组组员的关系建构、相互交流和相互支持。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指导和协助小组组员讨论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事件,表达经历这些事件时的情绪感受,建立起能够互相理解的共同体关系,达到相互支持的目的。

(3)在支持小组中,支持小组的动力源于小组组员的需求本身,社会工作者在小组形成以后一般处于“边缘化”的位置

4.治疗小组

对象:不适应社会环境或其社会关系网络断裂破损导致行为出现问题的人群。

功能:改变认知、情绪及行为问题,处理生理、心理、社会创伤后的问题。

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

场域理论

第一,行为环境论。考夫卡的行为环境论是建立在心理场域、物理场域基础上的。考夫卡认为,世界是心物的,经验世界与物理世界不一样。观察者知觉现实的观念称作心理场,被知觉的现实称作物理场。

第二,生活空间的概念。心理紧张系统与生活空间是勒温场域理论的和核心概念。勒温把需求分为需求和准需求,前者是客观的生理需要,而后者是指在心理环境中对心理事件起实际影响的需求。

第三,此时此地。任何心理事件必然被现有生活空间的特质所决定,因此心理分析理论所主张的历史因素是不为场域理论所接受的,场域六年只承认过去的经验会对现有事件产生间接影响,而不是直接导致现有的行为。

小组动力学

关于小组特性。勒温的小组动力论是建立在他的场域理论基础上的。场域理论的基本概念是生活空间,它包括人与环境。但人既是个体的存在,也是小组的存在;而环境既是物理的、心理的,也是社会的。个体不是孤立的个别属性的机械相加,它在一定的生活空间里组织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从这一点出发,勒温很容易得到这样的结论:小组决不是各个互不相干的个体的集合,而是有着联系的个体间的一组关系。作为小组它不是由各个个体的特征所决定的,而取决于小组成员相互依存的那种内在的关系。

关于小组的内聚和分裂的问题。勒温和他的学生认为,任何一个小组都面临着内聚和分裂的压力。分裂的压力源于小组内部成员之间交往有太多的障碍,或者个体的目标与小组的目标有强烈的冲突。为了抵抗分裂,加强小组内的凝聚力,使小组各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凝聚力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小组成员间的吸引力,如对其他小组成员的喜爱等;二是领导者的工作作风;三是小组成员对小组活动的兴趣;四是遵从与交往,小组成员遵从行为表现越高,小组的凝聚力越高,兴趣与态度一致的交往促进小组凝聚力的增长。

小组行为随着小组成员的改变而改变。在一个稳定的小组中,小组的动机强烈地连接在一起,以致于很难将小组的目标与个人的目标清楚地界分开来。所以要改变个人应先使具体的小组发生改变,这远比通过直接改变个人要容易得多。这也就是整体比部分更重要的场域理论的基本思路。一般而言,只要小组的价值不变化,个体就会更强烈地抵制变化,而一旦小组标准本身变了,由于个体依附于该小组而导致的那种抵抗力也就随之消除了。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又称象征互动论,是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德创立,并由他的学生布鲁默于 1937 年正式提出。

①心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

②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人际符号互动主要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

③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事实上内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人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社会的内化过程,伴随着个体的外化过程。

④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它并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个体在符号互动中逐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动,但在这个限度内个体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处世行事。

⑤个体的行为受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人对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他不停地解释所见所闻,赋各种意义于各种事件和物体中,这个解释过程,或者定义过程,也是一种符号互动。

⑥世界存在于互动之中。在个体面对面的互动中有待于协商的中心对象是身份和身份的意义,个人和他人并不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互动本身之中。

⑦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主我是行动者,客我是通过角色获得形成的在他人心目中的我,即社会我。行动由主我引起,受客我约束控制。前者是行动动力,后者是行动方向。

镜中自我理论

① 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库利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是一个通过互动而存在和发 展的各种过程的复合体。社会是一个统一体,在社会这个庞大的互动组织中,它的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这个有机体所有的其他部分。

② 关于镜中自我的概念。镜中自我是库利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指在与他人的互动 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反映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

③ 关于首属小组。首属小组指那些亲密的、面对面的交往以及有直接互动和合作的小组。很多积极或消极的品质都是在首属小组中获得并强化的。

社会学习理论

第一,关于学习与模仿,班杜拉认为,学习者不是通过直接的刺激——反应模式来 学习的,学习者不直接介入行动过程本身,不亲自接收强化,不直接作出反应,只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即可学习和获得这个新的行为和反应方式。

适应性的模仿是指人为了积极地达到目的而观察学习别人的行为;

是选择性的模仿指人们经过思考有选择地选取模仿行为。对榜样人物的观察、模仿是人们学习产生新的符合文化的适应性行为的重要手段。

第二,关于替代强化,行为主义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赞赏和惩罚得到强化的。班杜 拉强调,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某种行为受到赞赏或惩罚就可以得到强化,这种强化被称为替代强化。

第三,关于认知的重要性。班杜拉认为学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人的认知能力的 发挥。如果没有认知能力的支持,观察学习是不可能出现的。我们必须细心注意被观察者的行为,同时还要积极地整理、吸收,然后将这些信息储存到我们的记中,以备我们将来对该行为的模仿。

第四,交互决定论,他认为人及其环境互相成为各自的决定因素,人的行为可以被解释为认知、行为和环境等诸多决定因素之间连续的、互惠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小组工作的特点

  1. 小组组员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
  2. 强调小组组员的民主参与
  3. 运用小组治疗性因素
  4. 注重团体的动力

小组工作的功能

  1. 塑造小组组员的平等意识和共同体归属感。
  2. 提供小组组员自我改变及“被肯定"的社会场境。
  3. 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
  4. 打造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

小组工作的模式 中级

社会目标模式

名词解释

注重社会责任与社会变迁,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1. 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
  2. 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能力
  3. 培养小组领袖,提升他们推动社区和社会变迁的意识和能力
  4. 致力于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治疗模式

互动模式

发展模式

积极参与原则

使能者原则

小组工作的过程

1.准备阶段

组员的招募

主动向本机构寻求帮助的某些人员。
已由本机构服务的某些对象。
其他机构转介来的特定服务对象。
通过互联网、社区宣传栏等载体得知信息而主动报名参加的某些人员。
社区居民向本机构介绍的某个人员。

遴选和评估

共同或相似的问题,或者有共同的兴趣和愿望。
年龄和性别(如果有此要求的话)。 ③文化水平及对某些问题的认识。
家庭状况。
职业状况。
对参加小组的要求。

确定工作目标

一是目标清楚,可以测量和评估;

二是要有明确的时间限定,以便小组组员清楚在什么时间完成什么目标;

三是目标要适合小组组员的实际能力;

四是具体目标之间的相容性,不能相互冲突;

五是目标的表述尽量使用正面的肯定性语言或词汇,以便小组组员明确知道他们需要做的事清,而非强调不该做什么事情。

制订工作计划

申报并协调资源

开展小组工作需要资金、场所以及人力支持等方面的资源。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向自己所属的服务机构提出申请,递交工作方案,争取批准和资源支持。

小组的规模与工作时间

(1)小组的规模指的是小组的大小,主要与小组的人数相关。影响小组大小的因素有:小组目标、小组类型、探讨问题的性质、组员的成熟度、工作者的经验、有无协同领导者等。

(2)小组工作的时间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工作的期限。 ②小组聚会的频率。 ③会期的长短。 ④聚会的时间。

活动场地及设施的选择和安排

  • 小组活动场地的选择。

  • 活动所需的座位安排。

  • 准备活动所需的其他设施和辅助材料

2.开始阶段

开始阶段组员的一般特点。

矛盾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小心谨慎与相互试探。

沉默而被动。

对社会工作者的依赖性。

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协助小组组员彼此认识以消除陌生感
帮助小组组员厘清对小组的期望,提高他们对小组目标的认识
讨论保密原则和建立契约
制定小组规范
营造信任的小组气氛
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责任

领导者

鼓励者

组织者

3.中期转折阶段

组员的常见特征

对小组具有较强的认同感。

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

角色竞争中的冲突。

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1.处理抗拒行为 2.协调和处理冲突 3.保持组员对整体目标的认识 4.协助组员重新建构小组 5.适当控制小组的进程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责任

协助者、引导者、工作者、辅导者、调解人、支持者。

4.后期成熟阶段

小组及组员的一般特点

小组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组员关系的亲密程度更高。

组员对小组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小组的关系结构趋于稳定。

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维持小组的良好互动

协助组员从小组中获得新的认识。

协助组员把认知转变为行动。

协助组员解决有关问题。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责任

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和链接者

小组及组员能力的促进者。

小组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5.结束阶段

小组及组员的一般特点

浓重的离别情绪。

小组关系结构的弱化。

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1.处理组员的离别情绪与感受 2.协作组员保持小组经验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责任

1.引导者的角色 2.领导者的角色 3.评估者的角色

小组工作技巧

拾穗 6/12/2024, 1:15:14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