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风雅中华2023-02-07

人类行为

人类需求的层次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作为主线,记忆另外两个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生理需要,是人类维持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

  • 安全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侵袭,解除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 归属与爱的需要

  • 尊重的需要

  • 自我实现的需要,一种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

五类层级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只有满足基本低级需要后才会产生高级需要
高级需要出现之后,低级需要依然存在,但对行为的影响会减弱

阿尔德弗尔ERG理论

生存需要=生理+安全

关系需要=归属与爱

成长需要=自我实现

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
当较高需要层次受挫,可能会退而求其次
某种需要在基本得到满足后,强烈程度不一定减弱,可能还会增强

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

基本需要,包括身体健康和自主两个方面

中介需要,是指那些在所有文化中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人的自主的产品、服务、活动和关系的特性。

人类需要的类型

  • 按需要的起源可划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 从内容的角度可划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 按人们对需要的迫切程度可划分为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

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

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

解释

社会环境是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社会因素,以及与人的生物遗传、心理状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系统。

主要特点

多样性
复杂性
层次性
稳定性
变动性

构成要素

家庭

同辈群体

INFO

就是教育学原理中的非正式群体

同辈群体知识点
同辈群体的含义

同辈群体是年龄、性别、志趣、职业、社会地位及行为方式大体相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

同辈群体的特点
  • 平等性(地位)

  • 开放性(交流)

  • 认同性(群体归属)

  • 独特性

同辈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同辈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他对个体的认知发展、行为塑造、情绪表达、精神追求及支持系统,均有直接影响。

学校

学校知识点
含义

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专门为社会成员,尤其是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系统教育的组织机构。

学校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学生的行为会受到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班级规模、教学模式以及师生关系的影响。

工作单位

名词解释

工作单位是个人在社会中从事一定职业时所归属的正式社会组织。

社区

社区的类型

  • 地域性社区和功能(精神)性社区
  • 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 传统社区和现代社区

对人类行为影响

  1. 社区成员具有某些共同特征

  2. 社区成员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

  3. 社区本身是一种社会组织

  4. 社区成员对社区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文化

文化相关知识点
含义

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精神体系,是所有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文化的类型

可以分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文化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 确立行为标准
  • 规范、控制人的行为

大众传媒

增强受众对固有观念和行为
重复传播内容,直接改变受众的行为
提供信息引导人的行为
提供行为规范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人类要适应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
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人类行为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pdfopen in new window

埃里克森的人类发展阶段论.pdfopen in new window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pdfopen in new window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pdfopen in new window

行为主义理论

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pdfopen in new window

华生行为主义理论

斯金纳操作行为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pdfopen in new window

依恋理论

婴儿期依恋.pdfopen in new window

社会学理论

符号互动论

米德关于自我的理论

一是模仿阶段,大约处于婴幼儿时期。模仿是这一阶段的行为特点,动作仅仅是模仿,缺乏意义和对符号的理解,不能运用语言对自我和客体定义。

二是游戏阶段,大约处于儿童时期这一阶段,儿童可以用有意义的语言对客体定义,儿童开始形成自我,但是儿童的角色模型是不稳定的。

三是概化他人阶段,大约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一阶段青少年必须在情景中同时担当众多角色,即必须从几个重要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并能从参与某些合作活动的人群获得复合的自我形象,形成“泛化的他人”。

托马斯的情景定义

一个人对情境的主观解释或定义会直接影响他的行为,强调个人主观的情景定义在社会互动中的作用。他认为人类行为依据对彼此行动所做的主观解释而进行反映,由于人们对情景的定义不同,因此相同的情境所引起的反应也不同,

标签理论重要

标签是人们对自我形象的界定与产生,自我形象是通过与他人互动产生的。而他人的标签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标签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社会互动的产物,该理论主要探究越轨行为产生的过程,他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越轨者,并不是因为行动本身,而是因为他人对这种行为的反应。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若他人或社会组织给行为者贴上负面的标签,被贴上标签的人也在不知不觉中修正了“自我形象”,逐渐接受社会对其自的不良评价,并开始认同他人的观点,确认自己是坏人。

拾穗 6/11/2024, 10:34:51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