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物质观与意识观

风雅中华2022-12-31

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 选择题

恩格斯关于物质概念的提法

INFO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关于物质概念的提法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物质和运动 选择题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的概念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的类型

  • 机械运动(最简单)
  • 物理运动
  • 化学运动
  • 生物运动
  • 社会运动(最高级)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两种错误的观点

脱离物质谈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脱离运动谈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运动和静止 选择题

DANGER

静止不是一动不动

静止的概念: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对立统一

运动和静止相互区别: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联系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坐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坐地日行八万里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两种错误的观点

夸大静止,否定运动将导致形而上学;夸大运动,否定静止将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时空观 选择题

时空的概念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

凡是时空的量度都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运动来度量

凡是物质的运动都要经历时间并占据一定空间

时空观与时空观念

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人的时空观念(个人感觉)既有相对性又有可变形

时空是客观的

不同问法不同答案
物质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根本属性(固有属性)运动
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
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空
人的存在形式实践

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选择题

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

  1.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区别
自然规律都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盲目地、自发地、无意识地起作用
社会规律自觉地、有意识地起作用,主客观相互制约

意识的来源、本质和作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劳动在意识到产生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人脑是产生意识到物质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

@tab意识的来源

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

意识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选择题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另一方面,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意识的作用 论述题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1.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 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错误论断分析讲解
“意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意识是外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光有人脑,没有外部世界,意识不可能产生
“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人脑的分泌物”说到底还是物质,这句话混淆了物质和意识的界限,把意识当作某种物质看待了
“意识是某种特殊的物质”意识不是物质,物质不是意识,二者不能混淆
“意识就是人脑对外部世界的模仿”“模仿”只说明了意识来源于外部世界,但是没有把能动的含义表达出来。意识不只是对外部世界的模仿,而应该说是“能动反映”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选择题

辩证关系

相互区别相互联系
①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
②物质不是意识,意识不是物质;
③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①物质可以转化(变成)意识,意识可以转化为(变成)物质;
②意识对物质既有依赖性,又有相对独立性;
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方法论

  1. 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 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3.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物质统一性内容 选择题

其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其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其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唯心主义一元论)
联系:都是可知论
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论上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唯心主义坚持先验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坚持辩证法,唯心主义部分坚持;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观上是唯物的,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
联系:都是唯物主义,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论上坚持能动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坚持机械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坚持辩证法,旧唯物主义完全不认同辩证法,坚持形而上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观上是唯物的,旧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实践的观点,旧唯物主义没有

物质统一性体现 选择题

  1. 意识统一于物质
  2. 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 人类社会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 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 论述题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拾穗 6/11/2024, 1:38:18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