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反思性直接治疗
- 支持
- 直接影响
- 探索-描述-宣泄
约 1538 字大约 5 分钟
2025-03-17
注
略
非反思性直接治疗
反思性直接治疗
心理动态诊断
缘由诊断
分类诊断
个案概念化(将一般原理个别化,以适应具体的个案)
合作式的治疗关系(理解、友好、同理的原则,共同参与)
苏格拉底式的提问(采用对话式的提问方式调动服务对象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
结构化和心理教育(帮助服务对象规划自己的生活安排)
认知重塑等(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错误的念头,加强理性认知能力)
A代表引发事件(activation events),是指服务对象所遇到的当前发生的事件;
B代表服务对象的信念(beliefs),是指服务对象对当前所遭遇事件的认识和 评价;
C代表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consequences)。该理论认为服务对象的认知、
情绪和行为的反映受到服务对象信念的影响,即“问题本身不是问题,怎样看待问题才是问题”。
非理性辩论技巧
辩论
理性功课
放弃自我评价
自我表露
替代性选择
去灾难化
想象
特点
功能
探究
组织
意识水平提升
鼓励
方向引导
特点
清晰界定问题
明确界定服务对象
合理界定任务
及时处理
限定目标:危机的调适和治疗
输入希望
提供支持:发动周围人的支持
恢复自尊:恢复自信
培养自主能力
有效的辅导方式不是运用具体的辅导技巧消除服务对象的困扰,而是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实需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人。
病态家庭结构 | 特征 |
---|---|
纠缠与疏离 | 家庭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边界不清晰就会出现纠缠与疏离的现象。如果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过分密切,称为纠缠;如果过分疏远,则为疏离 |
联合对抗 | 当家庭成员之间出现相互冲突的现象时,有些成员就会形成同盟,与其他成员对抗,这就是联合对抗 |
三角缠 | 家庭成员之间通过第三方实现相互沟通交流,这样就把第三方带入两人的互动关系中,这种现象称为三角缠 |
倒三角 | 有些家庭的权力并不集中在父母手里,而由孩子掌握,这时就会出现权力结构的倒置现象 |
重要
家庭形成期——发展期——扩展完成期——收缩期——解组期
技巧 | 描述 |
---|---|
重演 | |
集中焦点 | |
感觉震撼 | 利用重复、声调的高低和简洁的语词等方法让家庭成员明了社会工作者谈话的内容 |
划清界限 | |
打破平衡 | 协助家庭成员打破家庭的病态结构,改变家庭的权力运作方式,打破病态家庭结构的平衡 |
互动方式 | |
协助建立合理的观察视角 | 提供专业的意见和解释,协助服务对象建立合理的观察家庭的视角 |
似是而非 | 通过强化问题让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更加明显,使原来模糊不清的错误想法显现出来,从而为家庭成员了解和改变问题背后的错误想法提供机会 |
强调优点 |
理论假设
对人的理解:人都有发展与交往需要,其满足取决于与他人交往中的感受和自尊心的高低
对困难的理解:是错误的应对方式而不是不幸事件本身导致人出现问题
对家庭的理解:早期学习经验伴随一生
治疗方法
注
碰到错题在看
具体技巧 | 内容 |
---|---|
支持性的技巧 | 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 |
引领性技巧 | 澄清、对焦、 摘要 |
影响性技巧 | 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 |